国产91麻豆一区二区久久久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艺术·现象”——现象学与艺术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

 

4月20日至21日,“艺术·现象”——现象学与艺术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燕南园举办。本次国际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波士顿学院、法国里昂叁大和法国勃艮第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共聚燕南园56号,参加此次会议。

1361715230527_.pic_hd

全体合影

4月20日上午9:30,会议在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拉开序幕。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教授与国产91麻豆一区二区久久久主任程乐松教授为会议开幕致辞。朱良志教授指出过去的会议中曾讨论过艺术与时间,艺术与空间的问题,而本次会议则以现象问题为切口,将产生精彩的成果。程乐松教授指出,中国艺术与哲学在其本身的话语中曾有如宗白华等学者贯穿中西的丰富叙述,而本次会议也将促使我们大量吸收在西方话语中的美学传统,并通过密切而频繁的沟通来促进交流。

图片包含 室内, 窗户, 男人, 厨房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像(1)

会议开幕式致辞

会议第一场由宁晓萌老师主持,美国波士顿学院德莫特·莫兰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方向红教授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锋教授进行了主旨发言。

莫兰教授以《文化保存的现象学——艺术作品的世界》为题进行发言,回顾了艺术品的定义以及现代博物馆对艺术品的保存与展览,并由此转向了对海德格尔对艺术品“世界之抽离不可逆转”的思考与胡塞尔对一个时代的哲学家及其文化空间的思考。莫兰教授以巴黎圣母院的破坏与恢复为例,指出我们的恢复、保护与展示,实际上揭示的是我们时代的真理。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32115/temp.pngtemp

德莫特·莫兰教授

方向红教授以《逆意向性”与“传递性”的阴影——重申马里翁的艺术现象学》为题,首先辨析了马里翁“逆意向性”与“传递性”两个概念的区别,并指出对于艺术现象学,马里翁实际上给出了一种新的对于传统现象学面对艺术问题的困难的解决方案。但马里翁的不足在于其理论有一种内在的矛盾性,或许可以通过继续挖掘康德的因果性与合目的性、海德格尔的四方等来完善其理论。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41440/temp.pngtemp

方向红教授

彭锋教授以《象作为第叁者》为题,首先援引了叶朗老师中国美学史大纲的序言,说明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并非在“美”而是境界和意象。彭锋教授指出图像不是对象也不是媒介,而是一个第叁者。我们首先要回到形而上学中并解决其二分问题,发展出更为广泛的本体论范畴系统以容纳二分范畴之外的实体。艺术研究的问题也因此而触及了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41912/temp.pngtemp

彭锋教授

会议第二场由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刘国英教授主持,法国勃艮第大学冉-克劳德·让教授与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马迎辉教授进行了主旨发言。

冉-克劳德·让教授以《动物外表的风格力量:阿道尔夫·波特曼的表达生物学》为题,提出波特曼要求我们回归我们的感知世界与最初的具体的生物现象,极具启发地批评了现代图像对真实生命的遮蔽。教授同样指出,波特曼对风格等美学问题作出了生物现象层面的全新阐释。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42504/temp.pngtemp

冉-克劳德·让教授

马迎辉教授以《如何言谈异常、错乱与不可见性?——对现象学的显现原则的再反思》为题,从海德格尔对梵高的画作“农鞋”的讨论入手,处理现象学边界之外的显现,认为其中对死亡的描述激活了现象学的构造。其写实背后的东西乃是一种脱离了相关性的艺术作品与主体相关的处境,而艺术性的主体创生则在于断裂性的脱落与想象性的重建。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43120/temp.pngtemp

马迎辉教授

会议第叁场由国产91麻豆一区二区久久久欧阳霄老师主持,法国里昂叁大莫罗·卡尔波内教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李溪老师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贺念老师进行了主旨发言。

卡尔波内教授以《虚拟示现,肉体不可见”的经验: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的&濒迟;血肉与黄沙&驳迟;》为题,以一种头戴痴搁显示器进行的美墨边境的偷渡者体验为例,指出体验者完全处在一种对自身身体的视看的消失之中,痴搁设备模拟了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关系,痴搁同时充当了展现与隐藏、保护与暴露的功能,它保护我免于处于现场的威胁,并将我暴露入体验之中。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43748/temp.pngtemp

莫罗·卡尔波内教授

李溪老师以《屏风与模糊性:10-11世纪山水画的制作》为题,引用梅洛-庞蒂说明了画与世界的互动性,以及如何在图画中将不可见的声音表现出来。这种声音的表现需要“静”而绘画中,这种“静”的屏蔽由作为“屏风”的松林与山实现出来我们在溪山寒林中听见声音,我们为了听见声音而描绘溪山寒林。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44343/temp.pngtemp

李溪老师

贺念老师以《“美是那最闪耀的、最令人出神的”——论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的现象学阐释》为题,指出海德格尔认为美作为将反思的感知直观与对存在的领会相连接的桥梁而闪耀着,这提示着美作为闪耀将我们带入一种超越性之中。老师认为海德格尔的阐释是一种对美的本体论阐释,而现象学本身也最终在美学中完成。现象学美学的工作不是用现象学研究艺术,而是以艺术来研究现象学本身。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44746/temp.pngtemp

贺念老师

4月21日,会议进入第二日议程。第一场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方向红教授主持,国产91麻豆一区二区久久久朱良志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刘国英教授进行了主旨发言。

朱良志教授以《为腹不为目:以倪瓒山水为例》为题,首先阐释了倪瓒绘画中的“空山”及其从声色中拯救山水的意义。进而分析了倪瓒的“萧散”,认为其造就了位置的模糊,在其中,寂寞形成了绘画中运动感的消失。朱良志教授进而又以“无生”为主题,认为倪瓒绘画抹去了时间的痕迹,并引向了“为腹不为目”的意义,即超越视觉,并以整体生命体验世界。而倪瓒绘画的绝对空间并非物理空间,而是超越形式的生命空间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51549/temp.pngtemp

朱良志教授

刘国英教授以《梵高的方法》为题,首先提出其核心问题,即梵高的画作是否是其疯狂的结果。教授通过展示梵高生命不同阶段中画作的非凡笔触与细节,结合梵高的创作本身与相关的哲学论述指出,对于梵高而言,他的疯狂实际上带来了其创作的突破在结论中揭示出,疯狂将人类理性推向其限制,而正是突破这一限制本身,是使得梵高能够创作出其无与伦比的作品之原因。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51915/temp.pngtemp

刘国英教授

会议第二场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贺念老师主持,国产91麻豆一区二区久久久吴增定教授与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蔡祥元教授进行了主旨发言。

吴增定教授以《现象的边界——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来看》为题,指出胡塞尔将现象的视域置于世界之中,但却不愿承认世界是现象的界限,而海德格尔却揭示出了这一点:现象的显现是对此在的显现,而此在却往往是在其死而且是在世界之中的。因此后期海德格尔发展了一种“不显现者的现象学”,即对于不显现的世界而言,“无”作为终极视域显现了世界。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52306/temp.pngtemp

吴增定教授

蔡祥元教授以《意象生成的现象学描述》为题,首先阐释了意象理论的历史背景,进而论述了叶朗先生对这一主题的贡献,即提出“美在意象”的主张,并正面刻画了意象的存在方式。教授最终又阐述了通过胡塞尔接近这一问题的进路,指出胡塞尔在逻辑研究卷五和在观念中对审美感受有两种不同的方案,但这两个方案却都有不足,即无法在意向性中对审美感受进行令人满意的解释。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52844/temp.pngtemp

蔡祥元教授

会议第叁场由国产91麻豆一区二区久久久吴增定教授主持,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蒋梁教授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岸瑛教授进行了主旨发言。

蒋梁教授以《显现与通神——莫兰迪绘画中的现象学方法研究》为题,从一个问题入手,即莫兰迪面对“瓶子”这一贫乏卑微的题材,如何做到用一生来画这一主题。蒋梁教授认为,在现代艺术的潮流中,对于莫兰迪而言,以瓶子为主题的绘画乃是一种灵修式的事物,是对纯然之物的显现。而其中的时间维度是意向性构成得以发生的母胎,也是绘画从认识论向存在论过渡的通道。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53319/temp.pngtemp

蒋梁教授

陈岸瑛教授以《海德格尔未曾设想的一些艺术存在方式》为题,从艺术作品和非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出发,以身体这一主题为中心,将艺术作品分为可与身体分离的艺术成果、不可与身体分离的艺术成果、不可完全与身体分离的艺术成果叁种。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53501/temp.pngtemp

陈岸瑛教授

会议第四场由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蒋梁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贺婧老师、法国里昂叁大哲学系博士候选人卫俊与国产91麻豆一区二区久久久宁晓萌老师进行了主旨发言。

贺婧老师以《梅洛庞蒂的“深度”概念与现代绘画的形而上学》为题,论述了一种绘画哲学的可能,并从哲学、艺术哲学、艺术史及艺术理论叁个角度出发进行探索。通过对笛卡尔视觉的批判,将时间的深度还给“我思”。而在哲学家与画家的共同努力下,“深度”这一主题被带出,并因此对绘画之本体性进行了揭示。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53832/temp.pngtemp

贺婧老师

卫俊以《西方绘画中有散点透视吗?》为题,通过对比十七世纪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的透视法之争,指出了西方绘画中也有散点透视的存在,但是仅就散点透视而言,我们并不能以此区分中西方绘画,我们还应当进一步考虑不同文化与不同历史时期中人与世界的关系。

/private/var/folders/ps/rd4ymgwn1pd4nn9zt11q87d0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hotoeditapp/20240509154026/temp.pngtemp

卫俊

宁晓萌老师以《“每一种绘画都是一种维度性的创造”:梅洛庞蒂论维度性》为题,由深度问题的探索入手揭示出维度与维度性概念的独特意涵,并进而通过色彩之维的分析对维度性概念的意义做了示范性展示。维度性的意义需从其作为局部中的整全、肉身性、否定性、作为众数的存在以及界域性等方面来理解,并通过解释维度性概念的意义对 “肉身”、“交织”等关键概念做出了新的说明。

穿黑色衣服的女人在打电话

描述已自动生成

宁晓萌老师

在两日的会议中,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发言人的主旨发言以及其他艺术与现象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理论视阈入手,在诸多观点的碰撞和交流中不断深化了思考。本次会议不但产生了诸多富有深度和洞见的观点,也在中西方思维的交流中敞开了艺术与现象学研究的新视野,充分展示了艺术·现象这一议题未来的理论潜力和深刻意义。

 

 

 

摄影:杨菁菁,曾幼萌

会议纪要:杜敏航

整理:沉喆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