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麻豆一区二区久久久

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信息

12月25日:旅日佛教学者邢东风学术讲座

国产91麻豆一区二区久久久

题目:遗迹调查与佛教研究
时间:25日下午3点
地点:哲学系一楼会议室

邢东风教授介绍:
1959年生,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中国哲学史专业,获硕士、博士学位。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现任日本爱媛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禅宗史研究,着作有《禅悟之道――南宗禅学研究》、《神会语录》、《禅宗与禅学热》、《马祖语录》等。

讲座提要:
一、禅宗的“地方性”
撇开通常的思想史视角以及中央中心主义和精英文化的观念,对禅宗的“地方性”以及中国佛教史上的相关事例进行考察,重新估价所谓“边缘化”的人物和教团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南宗”有着明确的地方意识,与皇权保持距离,在禅宗以外的场合,从慧远的山林佛教和玄奘的皇权瓜葛所导致的不同命运,可以了解“地方性”佛教的宗教性价值和生命力。离开通常的“佛学”视角,可以看到佛教中许多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遗迹调查与佛教史的研究
佛教史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如实地揭示历史的真相,把已经被遗忘、或者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支离片断的史实重新复原,把历史上的人物、事件等等加以再现。为此必须充分地占有各种各样的资料,而资料的形态既有文献的,也有实物的,还有口传的,其中实物资料主要是指各种遗迹,包括建筑、碑碣、器物、历史文化空间(也就是历史事件的实地现场)等等。文献资料通常可以从书本上得到,而实物资料和口传资料大多要通过实地调查才能获得。实地调查在历史文化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佛教史的研究。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佛教研究基本上是书本学问,再加上把佛教狭隘地理解为“佛学”,于是只重视文献史料,而且在文献中更偏重于思想学说的考察。现有的佛教史大多以佛教的思想学说为核心内容,一般很少有实物和传说资料的运用,各种实物和传说所体现的丰富而又具体的历史文化内涵得不到反映,因此这样的佛教史往往显得抽象空洞。尽管并非所有的佛教研究都忽视实物资料,但从总体上讲,大量的佛教史迹遗存没有受到重视,倒是那些从概念到概念的研究成了佛教研究的主流或“正宗”,其中最为热门的禅宗史研究尤其如此。
目前在中国各地还有大量的佛教历史遗迹,有的保存完好,有的只剩下断壁残垣,有的早已面目全非,但即使遗物荡然无存,毕竟“国破山河在”,历史事件的空间是谁也搬不走的。对这些遗迹进行调查,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补充文献史料的不足,文献不足征,礼失求诸野,有的史实单凭文献记载搞不清楚,通过遗迹调查可以了解。第二,可以纠正文献史料的错误,有的文献史料当初在转录过程中已有失真,通过考察遗迹可以获得原本的史料。第叁,大量的遗迹散在各地,它们体现了所在地区佛教历史文化的一个侧面,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各个地区佛教历史文化的许多细节,这些细节是佛教史研究不应忽视的内容。第四,学多遗迹和传说出自后人的制作,它们是对以往佛教人物或史实的纪念或传颂,通过它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佛教历史人物或事件在时过境迁之后留下的余绪。第五,遗迹调查可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尽管人去楼空,但是通过观察遗迹现场,可以对历史事件得到全方位和综合性的了解,其效果往往胜于单纯的文字说明。
尽管我们强调遗迹调查的重要,但并不是说可以不要文献研究。实际上,在遗迹调查的前后都离不开文献资料的调查,特别是在遗迹调查之前,更要有文献研究的基础,这样才能带着问题去调查,否则往往连调查的目标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清楚,结果即使跑到现场也看不出问题。因此,佛教史的研究应当把遗迹调查和文献研究结合起来,这样的研究才更扎实,也更有趣味。
中国佛教历史遗迹之多可谓遍地是宝,其中许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的还被指定为文物。但是人们往往只从观光的角度看待这些遗迹,大多忽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有些喜好思辨的学者眼里,觉得对这些遗迹的考察只是细枝末节的研究,过于形而下,提不到理论高度,于是我们的佛教论着大多是思辨性的议论,而很少光顾那些佛教历史文化遗迹,这些遗迹往往要等到外国人考察研究以后,才被国人知道它们的价值。这种自家宝藏要等待外人来考察鉴定的尴尬局面,要等到何时才能改变?现在,佛教研究的条件已经远远胜于过去,可是我们的研究还是喜欢玩弄概念,这种情况也该改一改了。我们的佛教研究不能总是坐而论道,而是也该扎扎实实地研究一些小问题,对佛教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和保护,是佛教研究应有的职责。
叁、佛教遗迹调查若干举例
1、禅宗史上最重要的人物马祖道一禅师――在书本之外看到的马祖
2、楚山绍琦、道林无际、古拙俊――明代前期四川佛教的一个侧面
3、被遗忘的民族英雄朱弁――从大同到杭州的英雄遗迹
4、铃木大拙的中国佛教访问――中日双方都已不大清楚的一段并不遥远的历史
TOP